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工作总结 > 内容页

设计师年终总结(模版3篇)

设计师年终总结 篇1

  来到公司已经快两个月了。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时间匆匆的流逝,而是因为每天工作的都非常的充实。我以前一直在一家小型代理公司做平面设计,因为公司的业务并不多,接到新项目才有一波设计需要做,工作非常轻松,完成设计任务以外的时间就是和老板去项目看现场,或者在办公室自我学习。我们的设计任务很重,公司发展迅速,各个类型的项目的都有代理,我也能接触更宽广的设计范围,我们的团队成员就一起研究和探讨,各尽其能,来为我们的客户和公司服务。每天早上的晨会我们都会理清自己当天的设计任务,工作非常充实。每每看到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心里的喜悦超过了苦和累。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来到公司这两个月的感受:

(一)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司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我们良好的工作环境。同事们平均年龄都比较年轻,每个人都那么有才气,有朝气,工作尽职尽责,尽善尽美。我们的老大,张主任,师傅及部门其他的同事们,为了公司的项目每天都是勤勤肯肯,兢兢业业,工作到很晚,完成了手头紧要的工作才下班回家。甚至周末还会经常有同事自愿过来加班工作,以完成公司的设计任务。老大和同事们不但在工作上帮助我们进步,在生活上,思想上也经常开导我们,关心我们。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我相信,我们的公司会逐渐壮大。

(二)亲人一般的同事

  人际交往、同事之间的相处,是我们大家工作的需要。而在上海驰张,我们的同事关系更像是家人,朋友。公司的师傅制,更突显人情味。每天早上来到公司,同事之间问声“早上好”,微笑着点点头,这样一天的工作都会有个好的心情。同事生病了,端上一怀热水,送上一句温暖的祝福,那么,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是热乎乎的,少了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多一些理解和关怀。这样,我们每个人就会得到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

(三)团队精神

  工作中少不了交流和沟通,少不了共同合作。虽然我们这个小团队人不多,我的加入也还不到两个月,但我在师傅和鹏鹏哥,老覃姐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已经可以独立接手公司几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有时候项目来得比较急,靠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的,我们这个小团队就会相互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一个人分担一部份的设计,和谐而且效率高,所以说每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设计团队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对设计的管理与分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师傅就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啦。而鹏鹏哥在排版方面也有他独到的见解,老覃姐的特长手绘经常另大家眼前一亮。小煜则是大家的小师妹,小可爱和零食库。大家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碰出新的闪光点,使设计任务亮点更加的突显,也能更明确的开展工作,从而使事半功倍。所以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精英的团队,要有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敢于拼博的精神。更要有各个身怀绝技的师傅、师兄、师姐和师妹,我们会一起努力,拿出我们上海驰张秀的设计。

(四)对工作的热爱

  我们无论在哪里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喜欢这份工作。来到公司的这段时间,我们策划设计部的同事们都非常的热心,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我已经彻彻底底的爱上了我的这份工作。并不是职位越高,层次越高,我们就越快乐。我们需要的是在工作中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能力,对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我们都能够有自信和想法去接受,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实现自我价值。我想这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是我们的快乐。

  老大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是:“知耻而后勇”。不仅是上海驰张,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不断的认识不足,不断的进步中,完善自己。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认真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当我们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们不会有任何的遗憾。作为上海驰张的一名员工,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设计师,不断地开拓设计思路,更好的与市场融合,是我目前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所以我会和公司一起努力,为公司的不断壮大,更好的发展,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设计师年终总结 篇2

  我开的是一家设计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有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开发,多媒体动画设计三方面市场。掐指一算到现在快2年了,今是元旦,总有种辞旧迎新的冲动,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刻录”下来,以备份查阅。我是个极其热爱设计的人,有兴趣,有灵感,能开设计公司是我从大学初期时候就萌发的梦想——做个老板,这个念头一直冲击着自己,鞭策着自己,使自己坚强,使自己勤奋!在年的时候,终于碰到一贵人,是我一个高中同学,他出大部分资金,一起合伙开了个设计公司,在那时,自己几年的梦想在一杀那就实现了,———我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了!

  但我忽略了以下几点:

  1,开了公司并不一定赚钱,开公司只是手段,赚钱才是最高指令。我忽略了。

  2,开公司了,不一定就是老板,因为我还没那气质,坐在老总椅子上还晃悠。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塑造。我也忽略了。

  3,我是设计师出身,抹不去的是对设计的爱护,对市场的怯懦。

  4,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无限的期望,其实设计公司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有限的。

  以下我就逐一分析我所忽略的这

  几点。

  我就按时间顺序来说明公司发展的几个阶段吧~在公司开张的那段时间里,可以想象一个人从设计师的身份一下蹦到了老板的身份是如何的欣喜,可以逐步将资金安排落实到自己认为可以花费的地方,可以招收自己满意的员工,可以锻炼自己的管理分配能力,————重要的是,好象我应该可以不做设计了!——那烦人的加班和费神的创意~~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招人,自己有足够的设计头脑,和我合作的合伙人也是设计界的高手,在消化上绝对没有问题了,理所当然地应该招收业务人员,先攻没把握的部分,这是自己一贯的作风。

  于是,我们陆续招收了几批业务人员,开始对外跑业务,幸运的是我招收的前两个业务员在没多久就出了单子,我感觉非常高兴,加上自己的一些社会关系,业务量还算丰富。但就是感觉业务消化慢,客户由于各种原因,拖延项目时间,有的是中途喊停,很是让我头疼还好,公司的备用资金充分,可以逐步发放大家的工资。

  为了能让业务进一步扩大,我又招收了几个业务员,但后来的几批业务员中,几乎没给公司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而且他们的

  报价,策划,洽谈,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毕竟他们是业务员,对设计这块的知识咱也不能要求得太高。在一个月之后,没有什么见效之后,或则自动离职,或则公司清退,都是无功而返,这样大概也过了大半年的时间。

  出与对这样的操作方法的反思,我认为有如下不妥之处,让我取消了业务员制度:

  1,业务员是纯粹的利益眼光,这是他们的职业要求,瞄准利。只要是来设计公司做业务的人,基本是没有什么业务经验的,因为正如男怕入错行,拥有好的业务能力的人,是不应该到设计这个行业里来的,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更大的发挥平台的。因为我能招到的基本上都是刚出社会不多久,或刚来深圳没多久的员工,等他们认清了市场规律之后,也是感慨设计市场的局限,一般都是转入其他行业了。或则是能力根本就不行的,出不来业绩,老板自己都感觉不满意,不请走也无其他办法。总之,他们离开了这个行业,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没有感情,没有什么纠缠,而我作为在设计圈滚爬几年的人,是放不下对设计行业的局限的,得继续留守。

  2,公司起步资金不大,只能从实在,简练的角度来出发,丝毫不能大面积冲击市场,营造自己的品牌平台,充分利用公

  司的牌子来招揽业务。因此业务员很容易地就可以抛弃公司的平台,找私人做掉单子——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特别是越老练的业务员,越能跟客户关系拉近,就更能弃掉公司,而且更有甚者,他们只要一个月能保证一定量的业务,就能自己扯牌子做公司了。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普通业务员要做到5000的业务才能维持他的底薪和开销,而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就要做到8000以上的业务(收款数),才能称得上优秀,他如果能努力一下,做到一万的话,他就可以请设计师,弄个工作室,不是吗?

  3,业务员期望自己能有足够多的业务来保证自己的收入,因此,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业务,都希望公司能接下来,特别是新业务员,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以为是机会,客户只要一说,这次是小业务,价格底点,但以后我们有大把的机会,业务员就心动了,缠着公司希望做掉————做下来至少可以报销自己的车费。而做为公司也有理由考虑,如果没有小的业务给新业务员锻炼的话,怎么能有大业务的返回呢?做吧!而导致的结果是,业务小的,我们总想快点完成,(时间就是本钱嘛),而小的业务不比大业务容易消化,相反,出不起钱的主,一般还叼蛮难消化,这

  样一扯拉,脾气上来了,时间没了,品牌没了,利润也就没了。老板自己也被拖得筋疲力尽!~

  总结以上的几点,可以看出,如果公司自己本身不是在市场里叫得响的牌子,离开了公司价格就得掉下去的话,招收业务员就如同一位前辈说的,为他人做嫁妆。——培养业务员,根本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于是乎,出于以上的恶性循环考虑,我彻底放弃了对业务部门的依赖,改而转为电话销售,因为我的想法是:业务员由于利益的关系,小业务要做,大业务就跑掉。而电话销售的作用主要就是拉来信息,由我自己,或高级设计师洽谈,中间没多少利益关系,(虽然电话销售也有一定的提成,但毕竟少)。

  但实际上,我也请过几批的电话销售人员,但奇怪的是一个象样的业务都没拉到。而且有几个女孩,我认为电话销售能力很强,又大胆,又敬业,声音甜美,努力了,没成功。回来的信息很少,很杂。

  我就分析,为什么呢?

  1,行业的因素。虽然很多行业采用的是电话销售,如网络公司,类似中国企业网等,或很多销售人员的第一步也是电话销售。但我们做的是视觉设计,是一种追求概念享受的,在不知名的

  前提下,来贸然接受是不容易的。毕竟我们做的不是功能性的工作,有时,我们解决的不是实际问题,而是满足客户的审美情绪。

  2,我们的客户需要我们做设计的次数不多,比如一年一般是1-,来得快,去得快,我们能捞中的概率极低。

  3,电话销售人员由于没利益驱使,单一的电话运作,一是枯燥,没了乐趣,二是没足够大的激情,不能灵活地挖掘市场机会。

  这样时间又过了大半年,收获不大,继续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及网络上的信息来维持公司的发展,还好,资金够。

  第三次的运作就是彻底地摆脱了人为业务的发展,真正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发展网络资源来维系业务,在这几个月时间里,我也通过努力,发现其实和之前的运作比,更轻松,更简化,但公司如何做大,做好,做深呢?

  这段时间我也去了解过一些开设计公司的朋友考察过,也和一些对设计行业失去信心的朋友谈过,也和行外的朋友交流过,最终做成整理如下:

  1,设计行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我一个对设计失望的朋友曾经说过,其实设计根本不是个行业,充其量只是个职业,就是企业的一

  个美工!想想也有道理,本来就是分工的逐步细化产生的公司类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有那么多的设计公司,牛毛一样的多,但有几家是大型的呢?我曾经去一个规模化的生产公司谈业务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设计公司做成大规模的呢,只要有充足的业务,就可以招收充足的设计师,招收足够的客户服务人员,不就利润大了吗?这个想法是很合理的,但实际根本没商人去操作,为什么呢?因为能把一个设计公司做这么大,靠的不是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靠的是一种绝对的商业智慧,经营头脑,而如此聪明,如此厉害的商业天才又怎么可能来弄设计这个行业呢,他大可以把他的能力发挥到其他行业去,如饮食,如服装,————设计,不能量化!

  设计这个行业,我自认为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我曾经把他的经营比做是理发店,来一个客户就要理一下,不能一次理多个,人多了只能排队了。而且里发师手艺成熟了,就自己开个小理发店了,我们一样,卖的就是一个手艺,赚的就是手艺钱。因此理发店也没有超大规模的。

  后来又感觉这个比喻不一定合适,设计的价格可以抬很高,可以价值很高,如一个标志2,好象理发还不能达到,因此不具备一

  定的可比性。我后来就感觉应该更象是一个古董店,为什么呢?古董店的古董也是不可复制的,它的价格就得卖个懂行的人了,如果你把一个清朝的碗卖给一个农民,估计他也不愿意出,对他,没用!所以古董行也不对不懂行的老板开放,宁愿生意冷清,也不能大声叫卖,因此,电话营销不行。设计行业的价值高低有时取决于人家是否欣赏,欣赏的人是否有钱,不欣赏的人他想设计一个标志,只是感觉有这个需要,如果你的价格超过,他宁愿不要,因为没有标志,他不会饿死,他也不会感觉不塌实。——他只是感觉大家都有了,咱也得来一个。而没钱的人,也很想拥有一个好的标志,也很欣赏你的设计,但口袋没钱,你也难办。总之,古董店只面对有钱的,懂行的人开,其他人等安静。————设计不是生活必需品。

  当然了,以上的两个比喻,都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谈的,作为设计公司的经营者,当然是考虑如何提高利润了。因此我把他比喻成咖啡店。咖啡店的咖啡一杯40几元,你怎么算它的成本都很难达到的。如果你摆摊吆喝“卖咖啡了!一杯的咖啡!”估计也没几个人来,咖啡不如白开水解渴,不如白米饭解饿,要他做甚?曾经有一个

  客户说,你设计个标志,又不需要什么本钱,你捣鼓个三天,成本也就几百元,我看50就可以了。真是让我气愤,我当时就比喻,你去咖啡店泡咖啡,你愿意跟人家算成本,讲价格吗?————那究竟,咖啡的价格是如何提升的呢?靠的是名气,是装修的环境,靠的是排斥只想吃饱的消费者。

  通过以上的几个比喻,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设计是一个高享受,满足尊贵消费心理的行业.

设计师年终总结 篇3

  今年是我进入公司的第XX年,一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在许多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对今年工作进行以下总结:

一、项目具有完整性

  我都是从方案投标或委托阶段就开始介入,经历过对方案设计的推敲比选、与业主的沟通、初步设计的审批、相关专业的协调、施工图的严谨以及施工阶段的现场配合,我对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建筑设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连贯的,需要集体参与的生产工作,要完成一个好作品,应协调好设计与其他学科,以及经济、社会、人际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关系。

  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建筑从方案构思到付诸实施,势必要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与完善,经历了这些相对完整的工程实践,我了解到并学习了如何在现实的框架中程度的把握住建筑的品质,这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又需要耐心与细致的配合,这也正是一个建筑师精力投放最集中的地方。

二、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来到X院之初,我先进入了分院综合所,主要从事工业建筑的`设计。工业建筑因其使用功能与性质的特殊性、专业性与严格性,而成为对设计要求很高的建筑设计类型。工业建筑设计应重点考虑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和基地周边的情况;处理好各种流线的关系,包括人流路线、货流路线等;新颖富有现代感的造型立面设计;把握空间感和人性化;造价经济因素。工业建筑的工程实践对我之后从事其它类型的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在设计过程中养成分析与逻辑思考的习惯,让我能从建筑更本质的需求中去挖掘设计要素,更让我懂得建筑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对使用人群的理解与爱护。

三、在业务能力方面

  建筑专业是一个龙头专业,建筑设计工作影响到各配合专业的工作,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与控制能力,同时这些能力应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作基础。进入设计院初期,我在前辈们的带领之下参与设计了等项目,这些项目已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接着在X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中我担任了主要设计人,从方案阶段到目前即将完工,我一直配合主师负责协调组织工作。获得业主的认可与赞扬,是我职业生涯中又一新的高度。

  在理论方面,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一些建筑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的书籍,由此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反思。建筑是社会生活形态的空间语言。它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社会审美取向,以及世界观等信息。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批评,对建设水准、建筑水平、产品品质、环境效果,及职业道德的培育和社会引导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评判和剖析,同时也达到建构与提升建筑理论的目的。因此,建筑理论应与建筑实践产生互动才有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