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导游词 > 内容页

海南椰田古寨导游词-海南导游词

海南椰田古寨导游词-海南导游词(精选3篇)

海南椰田古寨导游词-海南导游词 篇1

  海南椰田古寨的特色白银,摒弃金的俗气,宝石的娇贵,钻石的张扬……闪耀着如同月光般的光辉,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一直被银饰品的魅力吸引,从古至今令人们对银是依恋和使用有增无减,并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属性和纯美的光泽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

  苗家的银器加工历史至今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捶打,在祖祖辈辈的小捶乔打声中,尽显民族银器风采,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的银器相关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几百年的积累成就了苗家手工银器博大精深的加工历史,工艺在融合积淀,在积淀中升华,在升华中辉煌。粗糙的手指,精美的银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又看到了在指缝中流淌的时光。

  那巧夺天工的精美银器很难让我们联想到这样简陋的加工作坊,然而就是这些原始的钉捶,錾子风箱,木凳以及那灵人苦涩的行囊造就了手工坊一个又一个民间手工艺大师,造就了苗家幸福美好生活。

海南椰田古寨导游词-海南导游词 篇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古寨,东石镇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新年的到来,我来到了古寨。首先,在进入古寨之前,我看到了那古寨的大门上镶了已褪了色的“东石古寨”四个字。看到这里,我只能想到“老旧”这个词来修饰它,不过古寨里那热闹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用好奇和探索的`心态进入古寨。

  哇,我眼前的景物使我惊住了,到处都有人群聚集。到处都是人们的说话声,谈笑声;到处都有摊贩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眼前着人山人海的景象,使我感到刚才用的修饰词与现在的情景,简直是格格不入。因为现代人给着古老的东石寨带来了新的气息。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建筑,着应该可以说是古寨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因为,古寨上除了这些建筑物,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其他的房屋建筑了。

  正所谓入境随俗,我怀着同佛教徒一般虔诚的心走进庙宇。学着大人门拜拜的模样,我也是依样画葫芦,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事实顺心,万事如意。在做完了这一些拜拜的仪式后,我开始打量起了这庙里的神像。不过,遗憾的是,里面除了佛主和菩萨外,其他的神我就一慨不知了。

  参观到了这里,使我想到郑成功的历史伟绩。早在17世纪之前,古寨以下还都是一片汪洋大海,民族英雄郑成功就曾在此操练水兵,为的就是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中国台湾。看,古寨上到处都记载着关于郑成功的事迹。

海南椰田古寨导游词-海南导游词 篇3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颓碓暗韧ぁ⑻ā⒙ァ⒏蠊沤ㄖ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