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导游词 > 内容页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模版8篇)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三友洞位于宜昌西北南津关的西陵山。它背靠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面向下劳溪,洞穴奇特,风景秀丽。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习之亭、楚塞楼、陆佑泉和张飞鼓楼。

  三友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栈道通达。形似天篷,冬暖夏凉,洞窟开阔,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内有三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石壁上写满了历代游客的诗词。洞顶悬石,名曰“天中”;地上的凸石,随着跺脚的声音,被命名为“地鼓”,所以有“天打地鼓”之说。

  三友洞得名于唐代三大文学家。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江州调任中州刺史。他和哥哥白行健路过夷陵(宜昌古称),在那里遇到了大诗人元稹。三个人一起去了西陵山。发现了这个“天生洞”。三位诗人都写了一首诗,白居易“作序记”。于是,山洞由他们三人开始游弋,故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时期,苏洵、苏轼和苏辙三位作家一起游览了这个山洞。同样,苏父子各写了一首诗,留在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的旅行被称为“前三游”;苏父子之行被称为“后三游”。

  在三友洞旁边的悬崖上,还有抗战时期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十二个大字“谁杀了我们的父母兄弟”。

  出了山洞,沿着悬崖上的栈道爬到山顶,栈道尽头是一座美丽的三层楼亭——“习之亭”。建于宋代的习之亭,因船在三峡中历经重重险阻,出峡至宜昌而得名“习之亭”。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学巨匠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任职后为这个亭子写了《周霞到西亭的故事》。

  离开习之馆,爬上山顶的是珠赛大厦。楚塞楼也是重建的古建筑,高三层。在一楼的大厅里,你可以欣赏古老乐器——编钟演奏的音乐。爬到三楼,你可以欣赏峡谷的全景。

  从楚赛楼往南是一座矗立在河边巨型石凳上的雕像,被称为“张飞鼓楼”。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益都提督。张飞任职期间,在此打鼓练兵,故名。

  在山的北面,走下石阶,在山腰上,可以看到“鹿游泉”,是一个小石池。清泉涓涓流入池中,池水清澈。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取白茶,喝了,味道很美。它被刻在水池旁的岩石上,因此得名“陆佑全”。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2

  尊敬的各位贵宾:

  您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人笔下的第一次遇见,今天也是我们的第一次遇见,非常荣幸能够成的导游,我叫宋小妞,宋江的宋,大小的小,妞妞的妞,大家可以叫我宋导,也可以像我的朋友一样叫我小妞,在我的右手边是我们宜昌的10佳驾驶员李师傅,这次行程将由我和李师傅服务,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可以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想去看土家幺妹,不一定要去湖南,宜昌也可以。想去看大峡谷,不一定要去美国科罗拉多,宜昌也可以。想去找张艺谋笔下山楂树之恋的世界,不一定要去横店,在宜昌,你会在百里荒找到世界上最纯洁的爱情的发生地。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宜昌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那让我来慢慢告诉你?宜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月亮歇着的地方,是男人向往的地方,是女人梦里的地方。宜昌古称夷陵,意义是山至此地而陵水至此地而夷,这里的人口约413万人,下辖5县3市5区,的gdp是4064亿,在湖北省排名第三位。年,在的地级市百强榜排名15位。

  这里是三峡明珠,这里是的动力心脏,世界的水电之都。这里有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这里有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

  这里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屈原,这里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家乡。三国演艺120回,其中有36回发生在湖北宜昌。

  宜昌是首批公布的40佳旅游城市,当然更是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在湖北只有11个5a级的景点,但是你知道吗?宜昌这里占有4个。

  你说有人喜欢海,而你喜欢山水,所以来宜昌,我们宜见钟情。你说有人喜欢阳光和沙滩,而你喜欢满城烟雨,所以在宜昌,我们一起去看烟雨三峡.你说有人喜欢艳遇,而你喜欢偶遇,所以在宜昌,我带你去找最纯洁的爱情。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是宜昌导游宋小妞,希望因为我,你们会爱上这座有人情味的城市——宜昌。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于此。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近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座古城开始焕发青春。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著名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们的足迹。

  宜昌水清水秀,"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即: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此外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宜昌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宜昌的旅游正形成一种以三峡旅游为龙头的独特的旅游文化。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在三峡明珠宜昌市,璀璨的江城坐落在悠悠长江以北,一江之隔的江南,则是城区的制高点磨基山。每天从清晨一直到黄昏之际,前来登山的人络绎不绝。我们身处上班一族,只能在每一个周末到江南登山远眺,舒展情怀。

  星期六的下午,是一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深秋的阳光,给人暖融融的感觉。我和妻子从镇江阁附近的住处出发。一路疾走。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上了美丽的夷陵长江大桥了。站在桥上,看秋日的长江水,碧绿清澈,好想掬一捧尝一下!清澈的江水中,几位爱好冬泳的男女在展臂遨游长江。细细再看我再熟悉不过的家乡在宜昌城,一天一个模样。29层的均瑶城市广场在一片片楼层密林中独领风骚。气势恢弘。再看大桥前方的磨基山,在清澈的苍穹下,显得是那么郁郁葱葱,那么俊俏秀美!像是在招手让我们快去攀爬。于是我们一鼓作气,又快步走过大桥。然后,开始向山顶冲刺。

  我们一边爬山一边领略山上的风景。只见沿上山的石阶两旁,密密的橘子树被厚厚的金橘压弯了腰。蓝天白云之下,碧水青山之间,金灿灿的蜜橘,就像是孩子顽皮的笑靥,在树枝中闪动着身影。拨开树丛,我们缓慢地穿行在橘子树下,想起了著名的古代诗人屈原的《橘颂》,更是一番感触涌上心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把高贵的人生品质比喻为金橘。我想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此情此景,让人真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大自然那种与生俱来的素朴、纯洁,实在让人触景生情。岁月如梭,生命如歌。每个人都是在岁月的河流中旋起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此时能够做到人与自然的对话,让自己的心境旷达和平静,那是一种诗化了的人与自然的深情凝眸与和谐守望。身边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在欢快地跳跃。我的心底涌现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这个特殊的位置,感受诗人的诗词的意境,是最佳的地段和时间。杜牧诗句的那种凝练、灵动、清丽、还有蕴籍,那种回环往复的节奏中强烈的音乐感,是对大自然意象的巧妙攫取,使诗行充盛着一种温婉素约之美。真真叫人惊羡不已!

  爬了一截,已是到了半山腰了。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在树林中现出了影子。我们在亭子里歇息。我在细想:能够时常远离世俗的喧嚣,更多地亲近绿水青山,亲近大自然,去倾听大自然地述说,以一种独特的交谈的姿势,一种萧散谵然的神情,一种气定神闲的悠然品性,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的甜蜜与忧伤,去领悟人世间的痛楚与苍凉,去体验自己情感生活里的梦幻与激情,前世与今生。就在这不经意间,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与幸福已如水漫坡地,喧嚣浮躁的心也在这满山的橘林和遍山的红叶中慢慢地湿润,轻灵,盈盈欲飞。听着一路登山的年轻人在欢歌笑语。感受到三峡明珠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近处的夷陵长江大桥和再稍远处的宜昌铁路大桥,给美丽的宜昌城增加了两条彩虹。让江城显示出妖娆的姿态。我们每一次登临磨基山,都有不同的感受。城市的美丽,生活的美好,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无穷的启迪。珍惜生活,珍爱环境,为社会增添美,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心灵的愿望。其实,对于这个貌似熟悉的世界我们已经麻木了许久。我们熟视无睹,我们无闲他顾。只有经常来到大自然的怀抱,才能融入我们那种特殊的生命体验与感悟,让风光无限的旖旎天地使我们的心境豁然洞开,使我们在发现世界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每天都感受着这灿烂的秋日。经常带给自己一份久违的喜悦与温暖的.感动!

  城市的美丽,生活的美好,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无穷的启迪。珍惜生活,珍爱环境,为社会增添美,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心灵的愿望。其实,对于这个貌似熟悉的世界我们已经麻木了许久。我们熟视无睹,我们无闲他顾。只有经常来到大自然的怀抱,才能融入我们那种特殊的生命体验与感悟,让风光无限的旖旎天地使我们的心境豁然洞开,使我们在发现世界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每天都感受着这灿烂的秋日。经常带给自己一份久违的喜悦与温暖的感动!

  在习习的山风中,我们开始下山了。晚霞密布,暮云四合,看着我们美丽的家乡,古老的宜昌城在我们的注目下不断长高变美,不由地赞叹这颗长江三峡璀璨无比的明珠。我们心里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阳光!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宜昌,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和巴人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古代民族团结使者、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均出生在这里,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全市共辖五县三市(县级)五区、93个乡镇(街办)、2719个村,总人口414.93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61. 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3. 8万人。宜昌地处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城区。早在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建国以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军工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是鄂西湘北渝东的区域经济中心。1994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也是湖北“大三角”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电站就在宜昌城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仅离城区38公里。

  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城232公里,宜昌港口为长江八大港口之一,枝城港为全国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318国道横贯全境,宜黄高速公路延伸至三峡坝区,焦柳铁路在枝城与长江交汇,三峡机场是全省重要的航空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宜昌将新增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以及川气东输工程等四大通道,构筑了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宜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资源富集,最有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优势资源。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6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游玩了位于宜都市聂河镇的古潮音洞。

  我们到了售票大厅,迫不及待地买了票,来到了古潮音洞的山脚下。古潮音洞的洞口在半山腰,我们沿着台阶爬呀爬,好不容易才爬到了洞口,我们个个都汗流浃背,不过一想到能见到古潮音洞里的神奇景色,吃点儿苦还是值得的。

  来到洞口,顿时一股凉风迎面扑来,太凉爽了!我们都很兴奋,个个睁大眼睛四处张望,洞里面有许多钟乳石,这些钟乳石有的像一尊佛像,有的像一串水滴,还有的像竹笋。我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摸摸那个。一个巨大的钟乳石吸引了我们,它非常高大,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中华第一巨柱吧。它大约有40米高,听说这种石头要100年才能长1厘米呢!它这么高大,大概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

  我们继续前行,这时,我看到了一个铁梯,顺着铁梯往上走,一股凉风向我们袭来,气温越来越低,我们冷得直打哆嗦。

  走完了铁梯,就看见了听潮口。起初我们听到潮水的声音还比较小,继续往前走,声音就越来越大,我们到了听潮口,声音更大了,感觉就像一头熊在叫。我们坐在那儿静静地听,听着听着,那声音好像变成了很有节奏的音乐。

  我们顺着游览指示牌从听潮口往下走,看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河,沿着河面上的小桥往出口走,气温也慢慢地变得暖和起来了。我们来到出口处,迟迟不想往外走,因为外面像火炉一样热,里面像冰箱一样冷。

  游完了古潮音洞,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歌――“青山翠竹探奇洞,泉涌潮鸣画中游。”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7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三峡人家风景区。我叫X X,是各位的导游,很高兴与大家相遇相识。在此我衷心祝愿峡江的青山绿水能带一份好心情,也希望三峡人家能一种别样的风情体验!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现在是航行在灯影峡中,正在驶向龙进溪码头。借此时间,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三峡人家的自然风光和淳朴风情。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宜昌世外桃源导游词 篇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历史悠久。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3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828平方公里。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的建成和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的正式兴建,宜昌已成为的热点城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水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宜昌这座美丽名城,风光旖旎,是素以三峡旅游为城市,享受沿江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