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 > 读后感 > 内容页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通用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通用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方的智慧》读后感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相当伟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西方的智慧》问世之前,罗素写过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就诞生了《西方的智慧》。与其它哲学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着眼于阐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黑格尔、马克思这一系列伟人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亮点,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同样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人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无从说起,没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罗素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这种历史的顺承关系,使人看到的西方哲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亮点,而是一条延绵的长河。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历史的来龙去脉阐述得非常清楚,读者心中不会是孤零零的哲学史,而是一幅有环境有背景的哲学发展的长卷。他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在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侧重方向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着眼于成就背后的思想以及对哲学的推动。读者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在思想层面的西方历史全景图。

  罗素《西方的智慧》,正是这样一本让一根渺小、却会思考的苇草摆脱了混迹于无数质点的浑浑噩噩而试着囊括宇宙的著作。这不是一部严肃僵硬的历史,亦非一篇枯燥艰深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次通向人类智慧源头的旅程、一段页边时时出现我会心一笑时标上之笑脸的幽默解说,使我得以随其穿行时空、以一种更清醒的姿态俯察几千年来致力于探寻世界本质的人们种种失误与成功、局限与超越。我也情不自禁,在颇有感触的内容旁写下自己的思索,仿佛一次与罗素先生的“笔谈”。

  此处挑选一个引发我最多思考的问题,啰嗦两句——“哲学家们工作的时候都在干些什么?”

  开篇第一句,罗素的设问。他没有直接地、明确地回答,而是用了四十多万字细数了从泰勒斯到维特根斯坦、大部分为“兼职”的哲学家们所做的工作、研究的内容。兴许罗素写作此书时情况还不像现在这样复杂,兴许他通过这本书想要传递下去的思想也远不止这个问题的答案,抑或他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地引起读者的思索、而不在乎具体思索的内容,但处于21世纪的我读完全书后却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

  当代的哲学家们,还在干些什么?在各种学科划分得如此细致而又品类繁多的当代,还有什么未曾开辟的道路留给哲学家去开辟?

  个人认为,哲学更像是把其他所有“专业”整合起来、从中提炼出一些本质东西的工作。“专业”发展到后来便是“职业”,而哲学是并不那么容易成为“职业”的。现实情况的复杂可能并不允许每一位哲学家都对所有科学理论的最新进展了如指掌;但或许,只要依然记得古典哲学的精神、尽可能去看一看“全景”、对这个世界的老问题以及不断被人类制造出来的新问题有个大体上的了解,就能“有所长进”,至少能避免许多主观性错误。

  因此,我个人理解上,当代哲学家也许不一定是花了若干年写出若干篇论文若干本书取得“哲学博士”、“哲学教授”称谓者,却一定是在一段有规划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学习各方面知识、并以超越于任何一门学科之上更为全面而客观的角度进行整合提炼、勇于自己探索的人。这固然艰苦,但从古至今哪个真正的哲学家不是那个时代最最艰苦的人?

  当然,这些思考并不妨碍我在阅读《西方的智慧》的过程中同时发现许多快乐——自由思考的快乐,理性的快乐。“通过非我之伟大,自我的界限便扩大了;通过宇宙的无限,那个冥想宇宙的心灵便分享了无限。”

  正如罗素在最后的时候讲到的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太多了,你不可能就光看这本书就把整个西方的东西很了解。把这本看成一个历史书吧,带着看历史的兴趣来看看,反而会比较好。

  最大的收获是对西方的一个文明的进步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很感触的是希腊雅典时期为什么就衰败了下去,要是能够保持着不断的发展,那么到现在这个世界又是会变成什么样了?呵呵,可惜,亚里士多德,这个集大成者,从公元前的2、3世纪,直到18、19世纪才被人超越,中间过了多少年停止不前。